作為行業動態發展的溫度計和晴雨表,中國行業經濟指數正服務于政府、行業與企業,發揮著經濟預測和預警的獨特作用。
1月13日下午,“2019(第三屆)中國工業經濟聯會科技創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行業經濟指數論壇”在京舉行,《2019中國行業經濟指數成果匯編》(以下簡稱“《指數成果》”)同期發布。
“指數創新將成為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榮劍英表示,“中國工經聯舉辦的行業經濟指數論壇,旨在挖掘區域創新短板與障礙,尋求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的有效策略,為落實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供智力貢獻。”
指數創新將成重點工作
對于中國工經聯舉辦行業經濟指數論壇的舉辦,榮劍英表示,中國工經聯舉辦行業經濟指數論壇,旨在挖掘區域創新短板與障礙,尋求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的有效策略,為落實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供智力貢獻。
“當前,中美經貿談判出現新的變局,我國經濟運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進一步增多,在此關鍵時刻認真做好各行業經濟指數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國資委管理局將一如既往的在行業指數的編制和發布方面給予支持。”國資委機關服務管理局財務(審計)辦公室一級調研員李小春分析。
資料顯示,我國工業在發展過程中一路迅猛發展,在1999年、2006年、2011年分別超越德國、日本、美國,逐步走在工業制造的前列。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在2018年工業增加值達到49775.7億美元(按2010年不變價),占全世界比重為21.34%,總體規模上穩居世界第一,且在1989年—2018年期間,實現超過17倍的漲幅。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工業仍然呈現“大而不強”的發展狀態,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亟待轉型升級。
“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和9項指標有顯著相關性。與工業資本生產率、工業增加值比重、有中等相關性。與互聯網普及率、工業勞動報酬生產率、工業資產收益率、工業專利申請比、工業收入成本比、工業消化吸收經費比、R&D支出比有較弱的相關性。其中,互聯網普及率、R&D支出比均和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呈負相關性,這說明互聯網普及率、R&D支出比的提升均未持續性地促進各地工業增加值的大幅度提高。”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全國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趙彥云分析。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創新創造的重要力量,大量的技術、專利和工藝都來自于企業長期的積累和研究。企業的創新價值正成為衡量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制造業是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力量,制造業上市公司也是制造業中的典型代表。截止2019年6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共計3628家。按照證監會最新《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其中制造業上市公司2276家,占比62.73%,比2018年占比低2%左右,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版企業中,23家企業屬于制造業。”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強國戰略研究所所長、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創造價值論壇秘書長周永亮表示。
據其透露,為全面評估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制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指數》汲取了《財富》雜志的精華,同時結合目標的要求,對價值標準進行重新審定,采用市值、營業收入、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四項指標的加權平均數,評估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可從資本的角度,從規模和效率兩個層次,評估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
八大行業經濟指數出爐
在當天的論壇上,包括物流、石化、有色金屬、鋼鐵、電力、紡織、包裝、煤炭在內的八大工業行業經濟指數一同發布。
來自《指數成果》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工業總合指數(ICI)制造業指數整體上呈現先平后穩回落的態勢,目前臨近均衡線,制造業擴張態勢逐步趨緩。
數據顯示,制造業PMI自2019年5月份以來連續6個月處在50%以下,2019年1-10月,制造業PMI平均為49.6%,較去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
“應看到,2019年末已經出現積極變化。12月份,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為51.8%,出廠價格指數為49.2%,分別較上月上升2.8和1.9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7和5.9個百分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陳中濤分析。
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祝昉分析了石油化工景氣指數,并對“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認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由于和國際油價密切相關,因此在分析指數的時候會發現很多黑天鵝事件。”未來需通過產業創新、智能制造、綠色環保等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9年11月,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為22.3,與上月持平。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信息統計部主任王華俊表示,中經產業景氣指數顯示,有色金屬產業處于 “正常”區間運行。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有色金屬生產總體仍將保持平穩運行,但利潤持續增長的難度較大,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持平或下降的格局仍難以根本改變,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對有色產品出口的影響也有望減弱。”王華俊預測。
鋼鐵是工業的糧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財務資產部副主任刁力分析了鋼材及鐵礦石價格指數,并對行業運行情況和未來發展作了判斷。他認為,“鋼鐵需求有望繼續增長,因為全部鋼材的60-65%與建材和房地產行業有關,如果這兩個行業繼續保持增長,2020年鋼材市場也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在《電力數據及其指數探討》為主題的演講中表示,用電量數據與GDP走勢密切相關。2019年前兩個季度的電力生產一致合成指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與先行指數的變化趨勢一致。生產景氣指數起到了很好的預測預警效果。
“2019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綜合測算結果持續回落,總體仍居發展區間。前11月,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3.0%,低于同期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5.0個百分點。2019年紡織內銷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增速放緩。”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欣表示。
煤炭行業亦是如此。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馮雨介紹,2019年前11月,煤炭產量持續增長,全國煤炭產量累計完成34.1億噸,同比增長4.5%。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國煤炭價格綜合指數(CCPI)報收于153.3點,較年初下跌6.1%。
2020年,行業形勢或將維穩增長。中國包裝聯合會統計工作部部長孫玲預測,“根據2019年前11個月的運行走勢,以及未來可能遇到的不確定性因素,2020年包裝行業經濟運行將總體保持穩中增長態勢,行業運行質量將會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在當天的論壇上,“工經100指數”同期發布。據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工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金寶介紹,基于“2019年度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價值創造500強”榜單將廣泛邀請企業加入,并遴選100家企業成為“工經100指數”指標企業。
“希望更多的工業企業加入到工業經濟與運行分析中來,參與遴選工經100指數指標體系,成為中國工業經濟企業的標桿。”徐金寶呼吁。
論壇最后,大會對2019年度ICI指數優秀填報企業進行了表彰。